北岙街道人大工委:做活聯絡站點,全域暢通社情民意 | ||||||||
|
||||||||
洞頭區北岙街道人大工委,加強代表聯絡站“軟實力”建設,將一個個聯絡站打造成一條條民情通道,把代表聯絡站真正建在百姓心坎上。從“多點開花”到“遍地結果”。在原有的1+4個聯絡站點的基礎上,結合部分代表工作實際,在村社、學校、企業、商鋪等“人氣”聚集貼近群眾的區域增建代表聯絡微站,按照“利民、便民”的原則努力實現全街道、各村社全覆蓋,不斷加強代表之間、代表與群眾之間的思想溝通和交流。 從“領進門”到“走出門”。聯絡站將每月的15日作為固定選民接待日,為進一步察民情、解民憂,深入踐行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活動,街道人大工委組織代表將聯絡站“移動”起來,實地調研街道轄區各村社,聽取收集選民意見建議,邀請相關部門、職能科室走進村居、社區,精準把脈民困民憂,完善選民建議意見辦理閉環機制。全年走訪新城社區、上新社區、三盤社區、小樸村、大長坑村、海霞村等12個村社,組織相關部門協商8次,收集交辦問題23個。 從“獨唱”到“合唱”。在人大代表“接訪聽民聲、下訪查民情”的基礎上,街道人大工委聯合職能部門和科室站所力量,開展“聯訪解民憂”行動,組織代表積極參與因征拆引發的補償、安置、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等以及其他環境保護、涉法涉訴等信訪問題化解,為街道社會面的平安穩定貢獻人大力量。全年助力街道調處民間糾紛104件,其中疑難重大糾紛6起,涉及調解總標的849.32萬元。 [附件下載] |
||||||||
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| ||||||||